小空間也能裝!護理院污水設備“小型化”方案推薦
小空間也能裝!護理院污水設備“小型化”方案推薦
護理院場地通常緊湊,既有病房、治療區,又要預留活動空間,傳統污水處理設備因占地大難以安裝。其實,通過設備小型化設計和布局優化,即使是小空間也能實現污水達標處理。以下三種“小型化”方案,適配不同護理院的空間條件。
一、地埋式一體化設備:地面零占用,隱蔽又高效
地埋式一體化設備是小空間護理院的首選。設備主體埋于地下,僅露出控制面板和檢修口,地面可規劃為花壇、步道,完全不影響院區布局。其集成了格柵、生物處理、消毒等功能,無需單獨建設沉淀池、過濾池,一套設備就能完成全流程處理。
安裝時可利用院區邊角地塊——比如停車場下方、圍墻內側,只需開挖3-5米見方的基坑,埋入設備后回填即可。設備采用耐腐蝕材質,適應護理院污水中的消毒劑、洗滌劑成分,且自動化運行,醫護人員通過簡單操作就能監控狀態。
二、模塊化組合設備:靈活拆分,適配邊角空間
若護理院沒有整塊空地,模塊化組合設備能“見縫插針”。設備按功能拆分為預處理模塊、生物模塊、消毒模塊,每個模塊體積小巧(如預處理模塊僅1.5米高),可分別安裝在樓梯間旁、雜物間角落等零散空間,再通過管道連接成完整系統。
這種設備的優勢是“可大可小”,根據床位數量增減模塊,后期床位增加時直接加裝即可,避免重復投資。例如,20張床位的護理院,用2-3個模塊就能滿足需求,單個模塊占地不足1平方米,輕松塞進閑置角落。模塊采用全封閉設計,運行時無異味溢出,適合靠近病房的區域安裝。
三、一體化凈化槽:移動方便,適合超小空間
對于只有10張以下床位的小型護理院,一體化凈化槽更實用。這種設備類似“大型水箱”,體積僅1-2立方米,可直接放在室外墻角或陽臺,甚至用推車移動位置。其內部自帶過濾和生物處理單元,污水進入后經簡單處理就能達標排放,無需復雜安裝。
凈化槽維護簡單,定期傾倒內部過濾雜質、補充生物菌劑即可,適合缺乏專業維護人員的小護理院。某鄉鎮護理站將凈化槽放在后院墻角,接上排水管就能使用,半年僅需維護1次,既節省空間又省心。
護理院污水設備的“小型化”,核心是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前提下壓縮空間占用。山東中泰環保針對護理院需求,優化了小型設備的內部結構,地埋設備采用緊湊式管路設計,模塊化設備簡化連接接口,凈化槽提升材質耐腐性,同時提供上門測量和定制安裝服務,確保設備在小空間里穩定運行。做好選型和布局,小空間護理院也能輕松實現污水達標處理,既不影響院區環境,又能長效保障衛生安全。